编者案: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营造校园尊师重教氛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党委宣传部于教师节前后推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郑理优秀教师风采巡礼”专栏,集中展现我校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育人风采,以此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园丁们致敬。
在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有这样一位思政课教师:她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打破思政课“枯燥说教”的刻板印象,用温暖有力的陪伴守护学生成长,用扎根一线的坚守诠释教育初心。她,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沈艳华老师。从事思政教育工作十余年来,沈艳华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在三尺讲台书写着新时代高职思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荣获“市级思政课教学能手”“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党员”“巾帼标兵”等多项荣誉,成为学生心中“有温度、有深度、有力量”的引路人。
一、创新教学:进学生心里,让思政课“活”起来?
“思政课不是照本宣科,要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用得上。”这是沈艳华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重实践、强技能”的特点,她打破传统课堂模式,探索出“案例+实践+情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思政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各门课程讲解中,她不再局限于理论讲解,而是结合高职学生专业特色设计教学:为机电专业学生讲述“大国工匠”徐立平的故事,让学生在工匠精神中感悟“敬业奉献”的内涵;为护理专业学生播放抗疫医护人员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价值”与“职业担当”;为电商专业学生组织“乡村振兴带货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她还善用新媒体技术,将短视频、直播连线、VR体验等融入课堂——曾带领学生“云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这些创新举措让思政课变得“有血有肉”。同学们说:“听沈老师的课,就像听身边的故事,既能学到道理,又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2021年她参加第三届郑州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授予“郑州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她主讲的《军事理论》获评校级“优质课程”,2024年备战省级军事理论优质课比赛期间,她反复打磨教学设计至凌晨,与学生反复沟通,不放过任何细节,克服视频录制技术支持不足的困难,最终凭借生动的国防案例、沉浸式教学环节斩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军事理论优质课一等奖。?
二、用心育人:为青春护航,做青年学生的“成长伙伴”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关键期,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要帮他们找准方向、树立信心。”沈艳华老师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用真心、耐心与责任心,成为学生愿意倾诉、值得信赖的“成长伙伴”。
她坚持以“讲好国防故事,厚植爱国情怀”为初心,“课前10分钟了解时事”制度——每节课前提前到教室,和学生分享当前国内国际事件,分析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她总说大学学习是与中小学阶段截然不同的自主化、专业化、探索性学习模式,它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思维塑造、能力培养和自我定位的关键阶段。大学期间的老师,更应该是一名引路人,引导学生拥有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技术能手”,更要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的公民。总有学生对要不要去当兵充满困惑,对征兵政策的不了解,对入伍生活的未知,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参军报国的步伐。沈艳华老师发现后,在自己的课程中专门设置征兵政策解读专题,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征兵政策解读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引导学生树立“国防意识”,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联”,实现“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三、坚守初心:以师德为帆,做思政教育的“践行者”?
“思政教师首先要自己信仰坚定,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沈艳华老师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把“师德师风”融入一言一行,成为学生眼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榜样。不仅如此,她更是在学院有年轻新老师加入后,主动承担起传帮带工作,帮助新进教师迅速适应新环境,及时完成角色转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的同时,她坚持科研,主持并完成多项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她坚持“终身学习”,常年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师培训,深入企业、社区调研,撰写学习笔记,将最新的政策理论、最鲜活的社会案例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活素材”。疫情期间,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她连续一周熬夜制作课件,还创新推出“云端红色故事会”,组织学生线上分享抗疫故事、红色家书,让思政教育在特殊时期不“掉线”。她还积极参与各类宣讲活动,被选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员进行宣讲,每年为学校青马工程作主题报告,常年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宣讲,用通俗的语言传播党的政策与理论。
“思政课是播种信仰的课堂,能看着学生们从迷茫到坚定,从懵懂到成熟,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沈艳华老师说。十多年深耕不辍,她用热爱与坚守,在高职思政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用智慧与温暖,点亮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明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深刻内涵。
策划/党委宣传部
审核/季荣臣
编辑/朱昱函?